亿达滑模
   
  • 技术支持:15851070333 传真:010-64968818
    • 首 页
    •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董事长致辞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经营动态
    • 工程项目
      烟囱滑模 倒锥壳水塔 尿素造粒塔 储煤筒仓 冷却水塔 粮仓灰库 生熟料库 桥墩滑模
    • 技术创新
      施工技术 技术成果
    • 联系我们

    技术创新

    施工技术
    技术成果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 >> 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

    现浇连续箱梁桥墩改造施工

        目前高速公路匝道、城市道路上的曲线桥梁大多采用独柱墩现浇连续箱梁结构。该形式具有线性优美,每跨减少1根桩基、1 根立柱节约初期建设成本,减少土地占用,扩展桥下空间结构等特点。同时此种桥梁形式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其一: 在偏心偶然超载作用下,出现的梁体倾斜而引起桥梁倒塌。其二: 抗震能力较弱,在横向地震情况下发生的侧向倒塌, 2008 年汶川地震后,针对震后桥梁病害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独柱墩的桥梁损害严重。
        在偏心荷载以及横向地震波的作用下,独柱墩桥梁整体失稳、倾覆的风险性很高,很多地区开始对独柱墩进行加固改造。一般在独柱墩上只设置一个支座,这只能限制竖向挠曲,不能限制扭转变形。所以对独柱墩的改造不仅局限于增加竖向支撑,而应对其整体进行改造。
        较为可靠的方案是: 将原有的独柱墩拆除,更换为可靠的矩形( 或双柱) 墩等类型。施工设计最重要的就是拆除墩柱过程中,保证原有梁体支撑的受力安全以及新墩柱与梁体的连接。其核心技术是: 安全可控的更换墩柱。
        1 ·设计特点
        现浇连续箱梁桥墩改造施工实现了安全顶升桥梁并更换墩柱,该施工设计新颖创新、工艺成熟、标准化施工,对公路桥梁改造墩柱施工的工期、质量、安全起到了保证作用。其特点为:
        ( 1)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解决了独柱墩改造过程中桥梁的安全性问题;
        ( 2) 结合我国公路桥梁通车的情况,可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进行桥墩改造施工作业;
        ( 3) 解决了墩柱更换改造后,原连续箱梁落位并与新墩柱连接的问题;
        ( 4) 为今后桥梁维修加固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对桥梁加固改造的安全性提出新的要求。
        2· 工艺原理
        采用临时墩支撑原有桥梁上部结构,使上部结构梁体受力由原有桥墩转换于临时墩上,梁体与下部构造相脱离,然后拆除原有桥墩,完成新的桥墩框架结构后,重新安放支座,将桥梁上部结构落放于上,完成新建结构与原有桥墩的等效受力替换。这样就能实现在不损毁桥梁上部构造的同时对病害桥墩的安全替换,有效安全的完成病害桥梁的加固修复工作,消除了原桥梁存在的安全隐患。
        3· 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3. 1 施工流程
        施工临时支撑墩基础→架设临时支撑墩→原桥箱梁顶升→拆除原有支座→破除原桥墩→框架横梁施工→垫石施工→安装新支座→落梁( 图1) 。
                  现浇连续箱梁桥墩改造施工
        3. 2 操作要点
        3. 2. 1 搭设施工平台
        对施工区域进行支架加密,选择合理的施工平台搭设位置,且满足施工人员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施工平台采用5cm 直径钢管进行支撑,在施工人员操作位置铺设3 cm 厚木板,并用铁丝进行锚固; 平台四周设置1.2 m 高的护栏,同时在平台四周设置脚踢板以确保安全。
        3. 2. 2 加密承重支架
        临时墩设置釆用在墩柱附近用4 根Φ1 000×10 mm 的无缝钢管( 图2、图3) ,且用槽钢横向两两焊接,将其连成整体。临时墩布置应避开新建墩柱并保证不影响新建工程的施工。临时墩采用钢管桩基础( 用打桩机完成) ,其基础承载力应通过验算满足设计要求。
                  现浇连续箱梁桥墩改造施工
        临时墩安装应保证其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且两两横向独立支撑间用槽钢连接,以保证临时支撑的刚度及稳定性。因考虑到要进行框架墩及横梁施工,所以临时墩中心应能够与箱梁腹板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其加劲撑应避开原桥墩和框架墩及横梁。
        3. 2. 3 设置分配梁、千斤顶
        承重无缝钢管安装完毕后,在上部钢板上放置板式橡胶支座,并在橡胶支座上设置I 22b ~ I 60a 不等高工字钢分配梁,保证分配梁支撑位置与千斤顶中心线位置在同一直线上。
        在分配梁设置完毕后便可设置千斤顶,根据桥梁的上部荷载及安全角度考虑,经验算在各个钢管墩柱上分部设置100 ~ 200 t 千斤顶。并在千斤顶顶部设置1 cm 厚加宽钢板,钢板尺寸大于千斤顶顶面尺寸。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钢板的厚度,但最终钢板厚度不超过7 cm。
        3. 2. 4 同步系统布置
        3. 2. 4. 1 同步顶升系统的调试安装
        顶升采用DR-LON-5000-DQP 自动同步顶升系统,同步顶升系统采用位移和顶升压力的双控作为顶升控制依据,外部数据采集以位移电子传感器作为位移采集,压力传感器作为压力采集。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软件作为采集数据的综合后处理,系统合成了微位移误差控制、微油路压力控制、自动开关油泵控制、断电自锁控制、屏显数据控制等自动化控制系统。
        3. 2. 4. 2 监测设备的安装
        监测设备为同步顶升系统的配套设备,主要为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须在千斤顶附近,以最近距离控制可真实反映顶升过程中的位移情况。压力传感器应配套安装,真实反映千斤顶所承受的压力数值。同时在梁底板安装百分表作为辅助位移控制和纠正控制。
        3. 2. 5 预顶升
        预顶升( 以梁体顶起5 mm 为准) 主要为消除全套顶升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气压、油路油泵压力不够等,同时消除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弹性变形。预顶升以千斤顶顶至设计荷载为控制荷载,并应持荷5 min 以上卸载。卸载后检查千斤顶上下钢板有无变形现象,必要时可调整钢板的厚度以满足顶升要求。检查千斤顶放置位置下的结构物有无区别于顶升前的现象,如存在应认真查出原因后方可正式顶升。
        3. 2. 6 正式顶升
        正式顶升时应严格进行顶升压力及顶升位移的同步控制,各千斤顶的位移差不能超过2 mm,在顶升过程中注意系统各部位的检查,一次顶升到位。顶升高度应以能拆除支座为宜,且总顶升高度控制在8 mm 内。如达到8 mm 仍不能拆除支座时,则需重新制定顶升方案。正式顶升完成后对临时支撑系统观测3 d 后方可拆除原有立柱及支座。
        3. 2. 7 千斤顶临时支撑
        因千斤顶不能长时间持荷,在顶升至设计位置后,便可设置临时支撑,临时支撑采用I 22b 工字钢加工而成,工字钢上下表面均采用钢板焊接。临时支撑的设置紧邻千斤顶位置,并可适当加密。
        3. 2. 8 横梁施工
        横梁施工采用满堂支架进行施工,模板采用高密度压缩板。满堂支架搭设之前先进行地基处理,如地基表面有松散土层,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后铺筑10 cm 厚C20 混疑土垫层。满堂支架纵向每4. 5 m 设置一道剪刀撑,横向每4. 2 m 设置一道剪刀撑,支架横杆60 cm,立杆120 cm,满堂支架搭设完成后铺设底板,并按照梁重的120%进行预压。
        3. 2. 9 垫石施工
        垫石顶面距原箱梁底面空间较小,采用人工铁锹灌入混凝土。在垫石模板外侧挂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动器位置在距垫石底部30 cm 和75 cm 处。垫石顶面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棒斜向振捣。
        3. 2. 10 支座安装
        使用可调节高度为0 ~ 100 cm 的升降车安装支座,先将支座拖运上升降车,再将小车升高到图4 所示高度,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可进行新支座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因受施工空间的限制,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严格控制螺栓位置放线并进行复核后预留。落梁后检查支座是否均匀变形,有无支座脱空现象。
                 现浇连续箱梁桥墩改造施工
        3. 2. 11 落梁
        由于横梁产生的下挠理论计算与实际会产生一定的偏差,采用预落梁以验证横梁下挠的具体数据,根据实测数据调整支座钢板厚度,以保证落梁后桥线达到预定高程。在横梁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落梁,落梁程序与顶升程序相反,落至支座承载以前应注意各墩减速是否一致,位移变化是否一致,相差过大时应找出原因处理后重新落梁。
        在横梁上支座附近安放两个300 t 千斤顶,千斤顶上方垫设30 cm×30 cm×2 cm 钢板,将原箱梁落至千斤顶上,根据落梁后原桥高程变动情况,结合设计活载变形计算数据,计算新支座总体厚度,以保证原桥下落后达到预定高程。原桥的高程采用相对高程检测,在顶升之前、顶升中、下落过程中,采用位移传感器记录原桥高程变化情况。考虑到新建改造桥基桩下沉、横梁徐变等因素影响,落梁后原桥箱梁高度比改造前高出3 ~ 4 mm。
        4 ·监控
        4. 1 监控内容和方法
        ( 1) 顶升力监控。实时监测每个千斤顶的实际顶升力。当千斤顶的实际顶升力与理论相差10%时,需停止顶升检查分析原因,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顶升。
        ( 2) 变形监控。在更换支座的墩位处,箱梁下缘设两个百分表挠度观测点,用于进行起顶过程及起顶量的最终控制。改造的各墩支承一次顶升到位,且总体顶升量控制在5mm 内。顶升过程中,对各个百分表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各千斤顶间的顶升位移差不超过2 mm。
        ( 3) 高程监控。在顶升支座墩和相邻墩处设置高程测点,利用精密水准仪对各点进行高程测量,要求各墩顶间的竖向位移差不大于5 mm,否则停止顶升。在横梁施工期间,对各高程点进行定期观测,若出现沉降及时调整。
        ( 4) 应力监控。根据对桥梁进行有限元程序结构计算后的结果,在梁体顶升过程中,顶升墩处主梁截面上缘将产生较大拉应力,在顶升墩截面处箱梁顶板布置两个应力观测点进行应力观测。
        4. 2 支座更换、安装的监控
        ( 1) 顶梁前准备阶段。检查起顶位置,是否控制在设计图规定的位置处; 过桥电缆是否影响顶梁作业; 在更换支座墩墩顶和相邻墩墩顶各设置二个基准点,在桥台处设置两个基准点,以确定箱梁的初始位置,控制箱梁的顶起位移量及落梁时是否恢复到起顶前位置; 梁底是否已标明支座中心线位置; 检查箱梁上布置的应变测点及位移测点。
        ( 2) 顶梁阶段。检查、记录所有位移计的初始读数; 起顶后在每级加载稳定后检查记录百分表读数( 控制每级加载的起顶位移量) ; 观察应变测点的应变情况( 确保每级加载后结构的安全) ; 停止顶梁后,检查千斤顶保险箍是否上紧; 顶梁后及时进行高程测量,计算出顶起总位移量,并与百分表读数计算出来的顶起总位移量进行比较。
        ( 3) 旧支座拆除和横梁施工阶段。为了确保安全,施工中原有墩暂不拆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完成新横梁施工( 此时需要拆除原有墩) ,其中间施工期间较长,待养护张拉完成,尽可能快地完成体系转换落梁。在横梁施工期间,对各高程点进行定期观测,若出现沉降及时调整。
        ( 4) 落梁阶段。检查千斤顶保险箍是否松开; 在每一级回落千斤顶时进行应力和位移量观测; 检查箱梁是否回落到起顶前的位置。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7-28 15:45:55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桥梁挂篮悬臂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下一条:水库大坝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1. 混凝土烟囱

      混凝土烟囱

    2. 各种钢筋混凝土烟囱滑模及倒模施工

      各种钢筋混凝土烟囱滑模及倒模施

    3. 混凝土烟囱新建工程

      混凝土烟囱新建工程

    4. 各种口径、任意高度的砼烟囱移模工程

      各种口径、任意高度的砼烟囱移模

    5. 直径较大的混凝土烟囱可采取液压滑模施工

      直径较大的混凝土烟囱可采取液压

    6. 钢筋混凝土方烟囱施工

      钢筋混凝土方烟囱施工

    7. 水塔水箱吊装到顶

      水塔水箱吊装到顶

    8.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保温水塔工程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保温水塔工程

    9.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不保温水塔工程

      钢筋混凝土倒锥壳不保温水塔工程

    10. 倒锥壳水塔水箱采用地面预制液压提升法施工

      倒锥壳水塔水箱采用地面预制液压

    11. 造粒塔内壁

      造粒塔内壁

    12. 造粒塔施工上人电梯

      造粒塔施工上人电梯

    公司简介|新闻动态|工程项目 |技术创新|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A座2200室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88-6505

    联系人:张先生 15851070333 电话:010-64968818 传真:010-64968818

    Copyright 2012-2016 © 江苏鑫亿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09031354号-5  网址:www.jsydhm.com